發布日期:2025-06-05 21:07:24瀏覽量:2899次
近日,中國建設報調研組赴江蘇開展智慧工地專題調研,通過座談交流與實地考察,深入了解江蘇省智慧工地建設的實踐成果與發展路徑。
座談會上,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省智慧工地建設的整體推進情況。自2018年南京試點起步,江蘇智慧工地建設已走過七年歷程。2019年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指導意見并成立專項辦公室,同年驗收通過128個綠色智慧工地示范項目,發放50萬元至100萬元財政補貼;2020年評定31個綠色智慧示范片區,持續以財政獎補激發市場活力。2021年起,江蘇實施智慧工地取費標準,推動行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自主”轉型。
調研組實地探訪了由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南京北站項目。該項目總建筑面積69.21萬平方米,設置3場16臺30線,最高可容納1.35萬人同時候車。項目以“智匯金陵,科創未來”為設計理念,站房采用“上進下出”基本站型,規劃地下2層、地上4層空間結構。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南京北站以科技創新驅動工程建設,致力打造精品工程與智能建造標桿。面對超大體量、多標段施工及復雜場地條件。依托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聚焦智慧工地“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打造“業務在線化、數據可視化、管理數字化”的“全景智慧建造管理平臺”。落地8大類29項智能建造應用,主要包括數字沙盤、智能生產、智能質量、智能安全、智能勞務、智能監控、智能物料、數字化交付。在該平臺還可以看到,全區域北站站房及配套設施均有模型搭建,項目在建設初期就能“看到”未來建成后的全貌,設計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將“無處遁形”,達到施工便捷、管理高效、節約成本的優化目標。
“智慧工地是智能建造的基礎,也是項企融合的重要載體。”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強調,當前企業已從被動執行轉向主動創新,不少企業形成了自有標準,未來將重點引導企業通過智慧工地建設更好地向智能建造轉型。 來源:《中國建設報中國住建質量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