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11-01 00:00:00瀏覽量:7797次
各有關建筑企業:
又至年關!如何有效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回款黃金期,及時追回應收賬款,順利闖過年關?這是每每此時,施工企業老總冥思苦想的一道難題,也是一些老總心頭被喚醒的一道舊傷。
欠款難追是個老問題,時下,老問題未解,又平添許多新困擾。眾所周知,自2011年年底,迫于全球經濟形勢與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雙重壓力,因業主無力支付工程款而停工的項目屢見不鮮,施工企業以房抵債現象司空見慣;應收賬款回收無門,施工企業被材料商、供貨商起訴者比比皆是;亦不乏有施工企業項目經理一走了之,留下爛攤子讓人手足無措……
如何保障我們的應收賬款順利回收?又如何提升我們日常的資金管理能力?
身處“微利”時代,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開始尋求新的發展之路,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基建項目投資力度加大,市政道路、地鐵、橋梁等政府工程逐漸增加;今年年初,全國計劃新開工700萬套以上安居工程的決定;年中,民資“新36條”與實施細則相應出臺,種種信息讓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嘗試涉足政府工程。
然而,政府工程的風險在哪里?BT項目到底該怎么做?土地一級開發應該如何參與?在探尋更廣闊的投融資渠道同時,如何繞開美麗的“陷阱”,少走些不必要的彎路?
2012年8月31日,人大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該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民事訴訟領域的基本法,其兩次修改,對于我們建設工程業務領域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我們施工企業應該做好哪些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本期研修班基于當下施工企業最關心的這些問題,邀請多位業內資深專家從不同的角度為大家指點迷津;同時,論壇將安排小型交流會,與會企業家們可以于此間結友誼,談合作,交流成功經驗。
本次研修班重點內容:
——應收賬款管理實務
——BT項目法律風險與防范
——土地一級開發法律風險與防范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法律適用疑難問題
——《民事訴訟法》修改對施工企業的影響
主辦單位:中國建筑行業協會建筑企業經營和勞務管理分會
承辦單位:上海協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建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民主與法制》《建筑時報》《上海法治報》
參加對象:各建筑和房地產企業負責人、總經理及高層管理人員
論壇時間:2012年11月16日—17日
論壇地點:浙江?杭州
參會須知:學習費用2800/人(含會務費、午餐、場地等)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參會代表請填寫報名回執單(后附)報會務組。
會議熱線:021-68869265 4008871286 手機:13585535026、13918679428
會議傳真:021-68866493 0512-62515180 Email:4008871286@163.com
會議經理:鄭老師、韓老師 網 址:www.law286.com
【主講嘉賓】
周月萍 律師
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上海市協力建筑房地產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市律師協會房產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 2011年中國建筑業年度人物
“首屆全國建設領域百名優秀專業律師” 建筑房地產律師網首席律師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暨上海軌道交通行業律師專家庫成員
《建筑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與化解》《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實務操作》主編
《建筑時報》《建筑》《施工企業管理》等雜志特約欄目撰稿人
周月萍律師從事建筑研究和實踐十余年,精通建設工程各環節運作模式及法律事務。多次受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交通運輸部、中建協、法學會等多家行業協會邀請作系列建筑房地產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講座,并結合建筑房產企業自身管理特色為企業量身設計企業內部培訓,設立并完善企業內部風險預警機制,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周蘭萍 律師
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上海市協力建筑房地產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法律顧問 上海市律師協會建筑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員會專家委員 《建筑時報》《建筑》特約法律護航律師
周蘭萍律師執業數年來,曾經為:綠地集團、保利置業、富力地產、三盛宏業、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南通六建、中建三局、龍元股份、寶廈集團、江中集團等幾十家大中型房地產開發集團、建筑企業提供訴訟以及非訴訟法律服務;曾經為甘肅某市市政道路項目、宣城市政道路BT 項目、宿州市某學校BT項目、重慶某大橋BT項目等政府工程項目提供專項法律服務,在長期的業務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
杜萬華 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葉向陽 法官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
工程法律專家
羅有才 法官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一庭 法官
工程法律專家
附件一:講座日程安排
附件二:報名回執單
附件: